返回列表 发帖

新加坡的陈嘉庚

  为配合国家图书馆和陈嘉庚基金举办的“陈嘉庚与李光前”展,国家图书馆从厦门请来了专门从事华侨历史研究的陈毅明副教授,于7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讲座“新加坡-成就陈嘉庚的重要因素”。笔者聆听了这场讲座,收获颇丰、感触良多。

  陈嘉庚17岁南来新加坡,帮父亲打理米行。后来父亲生意失败,他独挑大梁,替父还债,赢得了人们的尊敬。之后,他将自己的商业王国拓展到五大洲,雇佣员工超过3万人,成为当时著名的橡胶大亨 ,被赞誉为“马来亚的亨利福特”。

  而陈嘉庚最令人称道的,是他“取之社会,用之社会”的精神。他在新中两地大量出资扶植和创办学校,生前用于办学的捐款高达一亿美元。他“倾家办学”,甚至是“毁家办学”的精神,感动了新中两国的人民。

新加坡因素

  坦白说,此前我对陈嘉庚的印象,主要是他对中国抗战和教育事业的贡献,以及毛泽东赞誉他为“华侨旗帜、民族光辉”。但是通过这次讲座和展览,我更多了解到了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。

  在新加坡响当当的华侨中学、南侨中学,以及爱同、道南、崇福等多所新加坡一流中小学校,都是由陈嘉庚创办、或得到过他长期资助。《联合早报》的前身《南洋商报》,也是由陈嘉庚创办的。1929年至1949年,陈嘉庚曾担任福建会馆主席长达21年,担任怡和轩俱乐部总理(后称主席)也超过20年,是新加坡华社当之无愧的领袖,为新加坡作出过重要贡献。

  从17岁到76岁,陈嘉庚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新加坡,并成为新中两国人民共同怀念的一代伟人。这其中既有时代背景,也有陈嘉庚个人和家庭因素,更有无可否认、非常重要的“新加坡因素”。

  新加坡是陈嘉庚成功创业的平台、是他放眼世界的高地、是他回报祖国的支点,更是他日夜牵挂的第二故乡。虽然他晚年选择回国定居,却始终关注着新加坡。据陈毅明披露的史料,陈嘉庚曾通过怡和轩转交一封贺信给李光耀,祝贺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,并对他们提出了个人期许。在该信草稿的影印件上,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写下的“新加坡国万岁!”六个大字。

  从这些事实来看,陈嘉庚显然不是只属于中国,他也理所当然属于新加坡。

伟人不是完人

  作为学者,陈毅明副教授对陈嘉庚的评价是客观的。她认为,伟人不是完人,而是曾经作出过伟大历史功绩的“普通人”。他们也会受到时代的局限,身上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。

  比如,陈嘉庚也娶有一妻多妾,他当时也抽鸦片。陈毅明说,这其实是南洋华人社会当时的普遍现象,陈嘉庚不可能跳脱这样的历史局限。不过,陈嘉庚在1913年的一次回国行程中,了解到鸦片对个人和民族的危害,就毅然戒掉了鸦片,并开始在新加坡华社积极倡导“禁烟”。

  讲座中也有听众提问,陈嘉庚一生倡导丧事从简,但为何他的葬礼却那么隆重,而且还化那么多钱修墓?

  陈毅明承认,陈嘉庚毕竟是“普通人”,他身上也有很多这样的“矛盾”之处。比如,他笃信命理,曾经相信一个算命先生的话,认为自己的大限将至,但后来发现不准,他多活了十多年。可他并没有从此不相信算命。他认为,“不准”只是在他身上“不准”,对其他还是“很准”的。

  此外,陈嘉庚与李光前最大的不同,在于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。陈嘉庚还具有华人传统的“荣宗耀祖、落叶归根”的思想。客死他乡,在华人的传统思维中是人生之大不幸。相信这也是陈嘉庚晚年选择回国的深层次原因。所以,他被认为是“华侨时代”的杰出代表。而李光前则是以“落地生根、根深叶茂”为特色的“华人时代”的杰出人物。

新移民的榜样

  在7月18日举行的“陈嘉庚与李光前”展览的开幕礼上,李显龙总理致词时曾表示: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,是因为先驱们的实干、勤奋和“做得到”精神。他们当中有不少是飘洋过海定居本地的移民。他们协力贡献,为新加坡奠下了稳固的基础。

  想当年,17岁的陈嘉庚刚到新加坡的时候,也是地地道道的新移民吧。虽然他的身份是“中国侨民”,虽然当时新加坡还没有独立,但他并没有拒绝融入本地社会,也没有忘记回馈这个成就他事业的地方。

  根据陈毅明教授的史料,在陈嘉庚积极发动华侨支援中国抗战的时候,他也号召华人支持英法对德战争,他本人还捐助过一名英国士兵。陈嘉庚也是殖民地当局的华人议政局成员。陈嘉庚不仅融入了,而且还成为本地华社的领袖。这显然与他对本地社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。

  从《联合早报》7月20日刊登周兆呈的《谈笑间,过往云烟》一文中,我才了解到,新加坡曾基于种种原因,一度只谈李光前而不谈陈嘉庚。我个人认为,这是新加坡的损失。

  幸好,这样的政治氛围一去不复返了。在重新肯定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时,我们也不应该忽略,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,也是新加坡的一笔宝贵财富。

  不管陈嘉庚对身份认同有怎样的选择,陈嘉庚都是新加坡的陈嘉庚。毫无疑问,他对新中两国都做出过重要贡献,所以赢得两国人民的尊敬。也正因为如此,陈嘉庚堪称新中两国的共同遗产,是新中两国友谊的纽带;他可以大大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理距离,同时也为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,树立了榜样。

  感谢国家图书馆举办这场深具意义的展览。由衷希望新加坡年轻一代,尤其是新移民,能借此机会多多了解这位新加坡先贤。

来源: http://www.sgwritings.com/45/viewspace_19437.html

返回列表